五则当代名医临床经验

2015-08-25  9760  来源:新浪博客 

一、肩膊疼痛方治疗肩周关节炎(李可经验方)

肩周关节炎又称“五十肩”,多发于五十岁左右的男女,患者一侧肩臂疼痛不能抬举,梳头、反侧均有困难,疼痛时间常长达半年以上。中医认为此病为气血虚衰,寒痰瘀血凝滞于肩臂所致,然而用各种疗法都不见显效。笔者最初从《辨证奇闻》中见到一首“肩膊疼痛方”,云治疗肩凝症有奇效,然而方中熟地、白芍用量特大,疑其会导致寒凝更剧,畏不敢用。近年来读到《李可老中医危急重症疑难病经验专集》,见到李可先生治疗的真实验案,才得以放胆用于临床,感到疗效颇佳。其方为:

当归90克白芍90克羌活10克秦艽10克半夏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5克柴胡15克附子3克煎好以黄酒兑服

加减:李可加蜈蚣4条,全蝎3克,黄芪120克,桂枝15克

方中重用归芍以养血和血,半夏、白芥子、陈皮化痰,羌活、秦艽祛风,附子温寒,柴胡解郁,黄酒行血,处方简练,重点突出。李可再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验方止痉散,以加强原方的温阳、补气、活血、通络、搜涤、止痛作用,则疗效更好。

验案举隅:肩周关节炎?三角肌萎缩

王某,男,54岁,银行职员,湖南湘乡人,2003年8月3日初诊患者五十岁左右患右肩疼痛,不能抬举、反侧,诊断为肩周关节炎,治疗两年多,服过多种中西药,用过针灸、按摩、热敷、蜡疗、蜂疗等,未见明显好转,近一年来,手臂上端的三角肌逐渐萎缩,右臂抬举疼痛无力,夜间经常因为酸胀疼痛而醒。察其面色恍白,精神欠佳,舌淡苔厚腻,脉沉滑,右肩关节处肌肉凹陷,压之不疼,患处畏冷,关节与肌肉之间有粘连,右手抬举幅度不能超过九十度,问其口不渴,长期大便秘结,另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咳嗽吐痰多年,痰色白而浓。此已成沉寒积痼,当补气活血,化痰散结,处以双臂肩膊痛方加减:

当归90克白芍90克羌活10克秦艽10克半夏1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5克柴胡15克桂枝10克黄芪30克白附子5克白芥子10克鹿角霜10克七剂。

煎药时,先将药用冷水浸泡1小时,急火煮沸半小时,对入黄酒30克,趁热服,以饭后服为宜。

8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疼痛有所减轻,夜间不至于痛醒,但仍然疼痛,不能抬举、反侧,大便稍软,但不泻,续用上方,合指迷茯苓丸,以加强化痰软坚作用:

当归90克白芍90克半夏30克白芥子10克陈皮15克白附子5克白芥子10克鹿角霜10克茯苓30克枳壳15克风化硝10克(兑入)生姜15克七剂,煎服法同前。

8月20日三诊:服上方后,连续三天腹泻,每天四、五次,后几天每天两、三次,拉出粘液状稀便,泻后感到全身畅快,咳嗽吐痰减少,手臂疼痛显著减轻,抬举、反侧幅度增大,续用上方,再合阳和汤,用丸剂缓图,处方:

鹿胶50克熟地30克当归30克白芍30克肉苁蓉30克麻黄30克白芥子30克半夏50克陈皮30克茯苓30克穿山甲30克牵牛子30克木香15克紫河车50克大海马1对蛤蚧1对黄芪50克炙甘草30克上桂10克蜜丸,日二次,每次10克,饭后开水送服。一料药大约可服两个月。

服两料药丸后,肩关节疼痛完全消失,抬举自如,萎缩的肌肉已经充盈,病告痊愈。

心得体会:本方最大的特点,是归芍的剂量超过正常的十倍,有的患者服后可能出现腹泻,医生处方时必然有所顾虑。李可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例如他记载治疗一例肩凝重症的患者,仅开三剂药:“服第一剂后得微汗,当夜安然入睡,次日顿觉大为松动,数月来开始穿衣不需人助。不料,服2剂后,竟暴泻粘稠便10余次,而臂痛亦减轻十之八九。因畏泻,剩一剂未服。”后来又将剩下的一剂服完,“服后又腹痛作泻5~6次,右肩上举,后展如常人。”李可先生认为:“考致泻之由,一是当归富含油脂质,大剂量难免滑肠;二是温药消溶痰湿,由大便而去。”李可先生是从药物成分和用药效果来说明致泻道理的,就我的临床所见,很多痰瘀互结的病症,如偏头痛、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由于气机逆阻于上,常见顽固的大便秘结,而且病情越重,病期越长,秘结越甚。故傅青主的“散偏汤”治疗偏头痛,方中有郁李仁活血利水,润肠通便,张景岳的“金水六君煎”治疗咳嗽气喘,方中熟地可用60克、当归用30克,用以养血润肠通便。患者服后,除疾病治愈之外,往往多年的便秘得以消除。本方用治肩凝症,如果患者长期大便秘结,方中当归、白芍可放胆用至90克;如果大便稀溏,则可能痰瘀郁结不甚,或患者素来脾虚有湿,方中归芍仍可用原来剂量,但须加神曲以帮助运化吸收,使得剧烈泻下的作用有所缓和,以解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本案初诊用《辨证录》双臂肩膊痛方加减,大便不泻,考虑到是痰瘀互解已成胶粘之势,合用指迷茯苓丸,加强化痰之力。指迷茯苓丸出自《百一选方》,以茯苓、半夏、枳壳、风化硝、生姜五味药为丸,治疗“痰浊阻于经络,臂痛不能高举,或转动不利,或筋脉挛急而痛,或背上凛凛恶寒,或痰多气喘,脉沉细”。很明显,这是一首从痰论治手臂疼痛的专方,所述证候,与该患者手臂疼痛不能抬举、咳嗽吐浓痰、舌苔厚腻,脉沉滑基本吻合。一诊方中的风药羌活、秦艽可去,而血药当归、白芍当留,因为病久已入血络,况且化痰之品多燥,易伤阴血,不能顾此失彼。二诊思路正确,故数剂之后,凝聚于中焦的顽痰化作粘液从大便泻出,手臂疼痛立消,抬举自如。三诊以阳和汤为主方加减,用熟地、当归、白芍、肉苁蓉补肝肾,养精血,鹿胶、海马、蛤蚧、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益精髓,起痿废,肉桂温阳,黄芪、炙甘草补气,木香理气,仍用麻黄、白芥子、陈皮、茯苓、半夏、牵牛子、穿山甲活血,化痰,软坚,散结,使补而不滞,气血流通,痰湿得化,最终痊愈。

二、百损丸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蒲辅周经验方)

中老年的腰腿疼痛,多属于腰部的退行性病变,如椎间盘突出膨出、腰椎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等,除了腰痛之外,往往牵扯到下肢疼痛、酸胀、乏力,如果压迫了坐骨神经,则从臀部到后脚跟出现剧烈的、刀割样疼痛,压迫了硬膜,则肢端麻木,走路不稳。西医主张外科手术,但手术有时不成功,有些人不适合手术,手术后经常留下后遗症。中医的按摩、针灸、各种外治法,对于缓解疼痛有一定效果,但无法根治,许多内服方如“独活寄生汤”有效,但仍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我从《蒲辅周医疗经验集》中得到一首“百损丸”,适当加减,试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其方为:

补骨脂75克骨碎补60克杜仲30克川牛膝30克续断30克肉苁蓉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90克三七15克琥珀10克血竭10克沉香15克黑豆30克蜜丸

加减:加全蝎30克,土鳖30克海马30克紫河车30克;骨质增生加穿山甲10克,鹿角霜10克,白芥子10克,急性子10克,威灵仙15克;骨质疏松加龟胶30克,鹿角胶30克

蒲辅周先生说:“此方为老中医口授方,我得此方已六十余年,治跌打损伤,不论内伤脏腑,外伤筋骨,以及劳伤经络。并治遗精、脚弱、腰膝酸痛,诸虚日损,久服自效。功专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消瘀,续断伤,补骨髓,纯属以通为补,而无滞补之弊。”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所适合的病机,是由瘀致虚、由虚致瘀、虚瘀夹杂的病症。原方中以补骨脂、骨碎补、杜仲、续断、肉苁蓉补肾,强筋壮骨;当归、黑豆、鸡血藤、川牛膝补血、通经络、利腰膝;沉香理气,三七、血竭、琥珀活血止痛。全方补消兼施,药性平和,正如蒲辅周先生所说:“纯属以通为补,而无滞补之弊。”我注意到整首方的药力,是集中于下焦,故虚与瘀,当以下焦的病症为主。进一步从朱良春先生用动物药的经验中获得启示,在原方中加巴戟天、全蝎、土鳖、紫河车、大海马等,如检查有严重的骨质增生,再加急性子、威灵仙、白芥子、鹿角霜、穿山甲等,骨质疏松加龟胶、鹿角胶等为蜜丸,每丸重9克,早晚空腹服1丸。意在通过加入虫类动物药、软坚散结药物,达到修复骨质、溶解骨刺的作用,以期标本兼治。近年来,我用本方治疗中老年腰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等引起的腰腿疼痛症数百例,坚持服几个月,确实有很好的疗效。

验案举隅:腰椎间盘膨出,伴骨质疏松,骨质增生

沈某,女,82岁,辽宁人,某机关离休干部,2003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八年前诊断为骨质增生、腰椎间盘膨出,近年来,又发现有骨质疏松症,腰痛,腿疼,走路费力,日益加重,西医认为无法进行手术,也没有其他特效的治疗方法,建议经常服用有机钙,疼痛时,服炎痛喜康、布洛芬等,可以减轻痛苦。三天前,突然出现腰腿部剧烈疼痛,从右边臀部一直痛到脚后跟,痛如刀割,西医诊断为坐骨神经受压,注射止痛针剂无效。察其面容紧张痛苦,呻吟不止,卧床不起,转侧不能,已经三天未解大便,舌淡无苔,脉弦紧。此为闪挫疼痛,当活血通络止痛,拟用复元通气散加减:

穿山甲10克牵牛子15克木香30克陈皮10克炙甘草15克延胡索20克白芍30克蜈蚣2条全蝎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红参10克附子10克2剂,每次煎药,以黄酒30克同煎,日2次,饭后服。

11月12日二诊:服上方1剂后,解大便二次,疼痛减轻大半,服2剂后,大便一次,疼痛十去其九,现感觉腰腿无力,微痛,舌淡,脉弦缓。当补肾健腰,强筋壮骨,先服煎剂,拟用青娥丸加减:

杜仲10克续断10克补骨脂10克核桃肉15克巴戟天10克肉苁蓉15克菟丝子10克白芍15克木瓜15克鸡血藤30克7剂

11月20日三诊:服上方后,感觉尚好,已能下床走动,但腰腿仍然乏力,走路时仍然疼痛,饮食、大小便正常,急于恢复正常。告知患者:腰椎间盘膨出、骨质增生、骨质疏生等,属于老年退行性疾患,非几剂煎药可以痊愈,修复骨质需要较长时间,须以丸剂缓图,拟用百损丸加减:

补骨脂50克骨碎补30克杜仲30克怀牛膝30续断30克肉苁蓉30克当归30克鸡血藤60克三七15克琥珀15克血竭15克沉香10克土鳖30克菟丝子30克山萸肉30克紫河车30克大海马1对穿山甲15克鹿角霜15克蜜丸,日二次,每次10克,饭后开水送服。一料药大约可服一个半月。

2004年2月,服完一料药后,患者自行来诊,感觉腰腿有力,已很少疼痛,对完全治愈充满信心。告之仍然须注意:不能受寒,不能提重物,不能做弯腰踢腿等运动,只要能达到生活自理即可。原方鹿角霜改鹿茸10克,加地龙30克,续服一料。

患者遵医嘱,安心长期服药,腰腿疼痛未发作,至今仍然健康,起居活动自如。

心得体会:中老年腰椎椎间盘滑脱、突出、膨出,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等,属于腰椎退行性病变,手术效果不佳,牵引等物理疗法作用有限,西药能止一时之痛,但时间一长,产生耐药性,止痛效果降低,况且无法阻止其继续发展,特别是一旦膨出、增生的骨质压迫坐骨神经,则从臀部到脚后跟产生难以忍受的、放射性的剧烈疼痛,即中医所说的“闪挫疼痛”,多因受寒、外伤、弯腰、侧身不当所引起,一诊治疗方剂以复元通气散为主。方中加大木香的剂量以理气止痛,加白芍,合炙甘草以缓急止痛,加乳香、没药,合延胡索以活血止痛,加蜈蚣、全蝎,合穿山甲以搜涤经络止痛,加人参、附子益气温阳、补虚止痛。患者三天不大便,这是疼痛症常有的情况,通便是止痛的一个重要环节,方中有牵牛子可利水泻下、通便止痛。总之,经过这种调整组合,使得本方止痛效果极快极佳。二诊用青娥丸加减,补肾、强筋壮骨,选汤剂以资过渡,三诊以百损丸加减,治本为主,标本兼治,在二诊原方中已有的补肾强筋壮骨药物的基础上,再加入菟丝子、山萸肉、紫河车、大海马、地龙、鹿茸等大队补益肝肾药,帮助骨质疏松的改善,加穿山甲、鹿角霜、等软坚散结之品,以助骨质增生的消除。经过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坚持治疗,这种老年骨质的退行性疾病得以缓解,不再发展,患者摆脱了疼痛的折磨,获得了高质量的老年生活。该案有几处本人的用药心得:其一,用大剂量木香、延胡索止痛。这两味药一般剂量为10克,但遇到这种剧烈的坐骨神经痛,分别可以用到30克,其他如剧烈的肾绞痛,肠痉挛疼痛,也可如此,一般不会有副作用。复元通气散原方中有小茴香,也是温寒理气止痛之品,但我不喜用,因为性味偏温,剂量稍大即容易产生伤阴上火等副作用,妨碍进一步的治疗。其二,通过多种治法止痛。对于剧烈疼痛,不能只使用一、两种途径止痛,我在方中适当加减,融入了理气止痛、活血止痛、缓急止痛、涤络止痛、补虚止痛、通便止痛诸法。其中通便止痛与补虚止痛最容易被忽略。剧烈疼痛患者通大便非常重要,但根据疼痛部位的所在,用药当有所区别。如治疗胁下闪挫疼痛的复元活血汤,方中有大黄消瘀通便,本方中则有牵牛子利水通便,胁下属于肝经部位,肝主藏血,故用大黄活血,腰部属于肾,肾主水,故用牵牛子利水,制方的精妙可见一斑,不可再在本方中加大黄,以免画蛇添足。凡是年高体弱的患者,往往元气不足,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当随其不足之所在,酌情加益气温阳、养阴补血的药物,一方面可以使其他止痛药增效,另一方面,也可对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防止出现意外。其三,对于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症,我喜用动物药,其中,穿山甲、鹿角霜通过软坚散结的作用,对抑制骨质增生进一步发展、消溶骨刺有佳效,紫河车、大海马、地龙、鹿茸对控制骨质疏松,促进对钙等元素的吸收有一定作用。

三、双和散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蒲辅周经验方)

在《金匮要略》“胸痹”篇中,有多首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方剂,为后世辨证治疗该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多年以前,在岳美中、邓铁涛等老中医的大力推荐下,验方“参三散”在群众中广为流传,而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则是中成药丹参滴丸。作为防治冠心病心绞痛的药方,我最赞赏的则是蒲辅周先生的双和散,多年来运用于临床,感觉疗效颇佳。其方为:

人参90克丹参30克三七15克鸡血藤15克血竭15克琥珀15克菖蒲60克远志15克茯神30克香附子60克制成散剂,每日3次,每次2克,灌成胶囊,则每次5粒,饭后开水送服

方中以人参一味为君药,剂量独重,大补心气;丹参、鸡血藤二味为臣药,养血活血;三七、琥珀、血竭三味为佐药,化瘀止痛;远志、菖蒲、香附子、茯神四味为使药,化痰开窍,调气安神,这四味药,又暗合《千金要方》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交感丹在内,共同交通心肾,定志宁心。

方中既借助人参改善冠心病心肌劳损、供血不足,又借助养血活血药作用于血管壁,缓解痉挛,溶栓止痛,再借助化痰通窍、理气安神药,以消除冠心病患者焦虑、失眠等神经失调的症状。全方重点突出,布局全面,意在以补心气作为补法的核心,待心气充足,则能够推动血行;血行通畅,则痰瘀可化解于无形。本方不以扩张血管、冀以止痛为唯一目的,而是心肌、血管、神经三者兼顾,考虑周全,可持续运用。诸般设想,均富含深意。

心得体会:冠心病的形成,与任何事物一样,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能光看到血管壁硬化这一点,它的形成,必定与心肌的劳损、缺血有关,与心脏神经紊乱有关。心肌推动无力,血流也就缓慢,从而导致瘀滞。就是中医常说的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的道理。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三味药组成,其构方思路,着眼于血管壁,着重在治疗,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作用,但是,其中的冰片属于芳香走窜的化学合成药,开破之力很大,久服耗气伤阴,最终不利于身体。故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如果胸前区不痛、不常痛、不剧痛者,不宜用作常规药物天天服用。参三散则用人参益气,以保护心肌,配以三七、丹参活血,作用于血管壁,通过益气活血达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双和散则在参三散的补气活血基础上再加菖蒲、远志、香附子、茯神化痰理气,有很好的调整心脏神经紊乱的作用,比以上两方设计更加全面,在冠心病心绞痛发作不频繁的情况下,最适合预防、保健、治疗之用。

四、仙桔汤治疗慢性结肠炎(朱良春经验方)

腹痛,腹泻,大便中有粘液,是慢性结肠炎的主要症状。腹痛呈阵发性、痉挛性疼痛,疼痛的部位在左下腹,痛时即要解大便,大便后疼痛减轻,是其主要特征。当大便有脓血、血液时,则结肠部位不仅有炎症,而且出现了溃疡,称之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与此症状相类似的疾病,有慢性痢疾,肠道易激综合征。本病属于中医的“下利”、“腹痛”、“泄泻”、“休息痢”等范畴,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以上三种疾病可以“异病同治”。可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三种情况辨治。但无论何种,彻底治愈均属不易,我从朱良春先生的著作中学到一首“仙桔汤”,适当加减,对该病有通治的效果。其方为:

仙鹤草30克桔梗8克木槿花9克白术9克白芍9克木香5克槟榔1.2克乌梅炭1.5克白头翁10克

朱良春先生说:“慢性泄泻,迭治不愈,缠绵难解者,辨证往往有脾虚气弱的一面,又有湿热滞留的存在,呈现虚实夹杂的征象,所以在治疗上,既要补脾敛阴,又须清化湿热,才能取得效果,余之仙桔汤即据此而设,主治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适用于久泄便溏,夹有粘冻,纳呆肠鸣,腹胀乏力,苔腻舌尖红,脉象细濡等症,包括过敏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急性发作者。其中,仙鹤草除善止血外,并有治痢、强壮之功。《滇南本草》载‘治赤白痢’。个人体会本品不仅可治痢,还能促进肠吸收功能的恢复,而对脾虚湿热型慢性泄泻最为有益,可谓一药数效。桔梗《别录》载‘利五脏肠胃,补血气,温中消谷’;《大明》载‘养血排脓’;《本草备要》载治‘下痢腹痛’。久泻用其排脓治痢,凡大便溏泻夹有粘冻者,用桔梗甚效。白术、木香健脾调气;白芍、乌梅、甘草酸甘敛阴,善治泄泻而兼腹痛者,腹痛甚者可加重白芍、甘草之用量,白芍用至15~30克。白槿花甘平,清热利湿,凉血,对下焦湿热能迅速改善症状。槟榔本是散结破滞,下滞杀虫之药,小量则善于行气消胀,对腹泻而腹胀较甚者,芩、连宜少用、暂用。因苦寒之味,过则伤脾,损阳耗阴,久泻脾虚尤需注意。白头翁配白槿花,可增强清泄湿热之效而无弊端。脾虚湿热之久泻,处理不当,往往顾此失彼。甘味健脾之品,过则助湿生热;苦寒燥湿之属,重则伤阳损阴。仙桔汤补泻并施,有健脾敛阴,清泄湿热之功,对虚实夹杂之症,既不壅塞恋邪,亦无攻伐伤正之弊。本方桔梗伍槟榔,升清降浊;槟榔伍乌梅炭,通塞互用;木香伍白芍,气营兼调。方中无参、芪之峻补,无芩、连之苦降,无硝、黄之峻猛,盖肠道屈曲盘旋,久痢正虚邪伏,湿热逗留,一时不易廓清,进补则碍邪,攻下则伤正,故宜消补兼行,寓通于补,始于病机吻合。”

验案举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游某,女,63岁,已婚育,长沙市人,干部,2005年10月28日初诊:

患有慢性结肠炎十八年,自诉因在农村吃了生冷腥物而起,长期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大便中常有白色黏液,腹胀,脐周隐痛,得温则舒,手足冷,饮食稍微不慎或受凉时即加剧,近年来大便中时夹有鲜血,多次经肠镜检查,确诊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无有效药物治疗。昨日因为受凉,腹痛、腹泻,一天达七、八次,大便中有多量红白色黏液,面色恍白,舌淡,苔腻,脉紧,拟用仙桔汤加减:

仙鹤草50克(先煎代水)侧柏叶10克艾叶炭10克干姜炭5克桔梗30克川槿皮10克白头翁15克蒲公英30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木香5克槟榔5克乌梅炭10克甘草10克7剂

11月5日二诊:服上方后,腹泻、腹痛、脓血便逐渐减少,到第5剂药时,已经完全消失。现精神转好,饮食恢复正常,大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拟用白头翁汤加减:

琥珀30克三七30克血竭15克儿茶15克白及30克珍珠粉10克黄连10克秦皮15克黄柏15克刺猬皮30克地榆30克乌梅炭30克干姜炭15克附片15克木香10克槟榔10克白芍15克当归15克白头翁15克川槿皮15克

研末,每日三次,每次3克,两餐饭中间及睡前开水送服,以上散剂每料可服一个多月。

连续服三料后,一年多来,症状完全消失,也未再做肠镜检查。

心得体会:从我的临床经验来看,本方最大的创意,是选择大剂量仙鹤草为主药,避开苦寒,避开温燥,不用攻下,不用补药,专以调节气机,调养气血,对于慢性结肠炎属于寒热错杂、虚实夹杂、迁延不愈者,本方开辟了一种新的治法。本案是已经确诊的慢性结肠炎,一诊用仙桔汤加减,因为是受寒引起,中焦虚寒突出,故合用张仲景的侧柏叶汤,以温中止血。二诊重点在修复溃疡面,排除各种不利因素,防止复发,故选择白头翁汤加减方,加附子、干姜以温阳,珍珠、白及、琥珀、血竭、三七、刺猬皮以活血敛疮,愈合溃疡面,乌梅、川槿皮以脱敏,制为散剂,以便长期服用,并讲究服药的时间,以适合于胃肠道疾病的特点,坚持一年,最终获得治愈。该案有本人的两处用药心得。其一,超常规剂量使用桔梗。桔梗常规只用10克到15克,我尚未见到古今医家有超剂量使用者。原来以为是超剂量可能引起中毒或其他副作用,后来到东北,看到当地朝鲜族人做朝鲜辣菜时,桔梗是一味主菜,始悟到此药并无毒性,遇到非常情况,可考虑大剂量使用。有一次治疗一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一天之内腹泻黏液脓血便十几次,已经持续三天,我开始用仙桔汤治疗,桔梗按照原方用8克,服三剂,无显著疗效,后来将桔梗加至30克,一剂而腹泻减少至三次,三剂腹泻完全消失。可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腹泻过度、气机下陷时,必须用大剂量桔梗以升提阳气、排脓解毒。其二,用川槿皮代替白槿花。仙桔汤原方有一味白槿花,亦称木槿花,《日华子本草》云:“治肠风泻血,赤白痢”,药店一般不备,我常用其皮即木槿皮代替。《本草拾遗》云:木槿皮“止肠风泄泻,痢后热渴,作饮服之,令人得睡。”《本草纲目》云:“治赤白带下,肿痛疥癣,洗目令明,润燥活血。”此物除了可以清湿热,治疗泻痢之外,尚可止痒、抗过敏,而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至今并不完全清楚,有人认为与过敏有关,故此药在方中的作用不可忽略。我过去只懂得将川槿皮用于皮肤搔痒、神经性皮炎等疾病的外治,自从在仙桔汤中以之代替白槿花有效后,发现其内服有抗过敏的作用,又拓展用于治疗久咳咽喉奇痒,效果超过传统的荆芥、防风、僵蚕的祛风止痒药物。

五、三紫调心汤治疗闭经

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与继发性闭经两种:原发性闭经多为器质性疾病,继发性闭经则主要由于内分泌紊乱和功能紊乱所导致。后者是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西医主要使用黄体酮之类的药物,疗效很快,但容易产生依赖性。青年女孩由于学习高度紧张,精神压力大,未生育妇女多次刮宫、人工流产使得子宫内膜变薄,中青年妇女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未到绝经期的中年妇女卵巢萎缩早衰.

(姚寓晨经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