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自己的健康理财师

2015-02-01  3329  来源:生命时报 

改革开放30年来,如何让自己活得更长,活得更有质量,已经成为许多人挂在嘴边的话题。

这些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进入老龄化,以及急性传染病和慢性病双重负担的加剧,医疗卫生需求不断增长。眼下,人群中最不健康的1%和患慢性病的19%共用了70%的医疗卫生费用;最健康的70%人口只用了10%的医疗费用。现代社会损害健康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多,疾病随时都在威胁着每个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最不健康的1%或患慢性病的19%。如果只“亡羊补牢”,关注疾病人群,只在诊断和治疗系统上投资,忽视各种健康风险因素对现在健康的70%人口的损害,疾病人群必将不断扩大,现有的医疗系统必将不堪负荷。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据统计80%的医疗支出用在治疗可以预防的疾病上。如果能够“未雨绸缪”,在第一道关卡就将疾病的萌芽彻底扼杀,我们的身体不仅能免受侵害,还能节省大笔费用,何乐而不为?因此,中国人在健康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当好自己的健康“理财师”,也就是学会“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的概念来到中国不超过10年的时间,我国拥有“健康管理师”资格的不过数千人。全国5000多家与健康管理相关的机构,60%以上都是体检机构,而这只是健康管理中最简单的一环。“健康管理”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利用能够保护自己健康的科学知识,去除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这是一个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

目前,我国健康市场方兴未艾,各种健康信息供不应求,于是真假猴王各显其能。想要辨清真伪其实也不难,掌握以下几招是关键:首先要看提供健康信息的人有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其次,要看是不是“拉大旗作虎皮”,现在有些消息动辄“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中国某权威机构研究”,不要盲目跟风,一定要看有没有科学根据。最后,健康需要终生学习,要不断增长寻找、获取、使用信息的能力。当然,在此“去伪存真”的过程中,需要媒体和医学专家们站出来“铁肩担道义”,说真话,说实话。

值得提醒的是,仅仅知道不抽烟、不喝酒、经常锻炼这些简单的健康概念还远远不够,“健康管理”的关键是懂得有针对性地管理自己的健康,以便规避健康风险。当然,这需要有更多的医生参与进来,建立健康档案、利用社区医疗定期监测追踪……只有这样,健康管理在今后的日子里,才能能成为老百姓的生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