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咽喉疼痛糜烂高热

2015-02-10  2982  来源:《中医临床廿五年》 

201、咽喉疼痛糜烂高热

年龄性别:男,10岁。体质营养虽非十分佳良,但亦过得去。

发病情形:其祖母云四岁时曾患白喉,自是而后,凡有感冒易发扁桃腺炎。对此儿之病体及素质我知之颇稔,大抵用小柴胡汤加桔梗石百都能得收效。

脉象及症候:1961年11月初,以感冒腹痛下痢呕吐在学校发作,提早下课来诊,投以不换金正气散料,一剂而癒(当时无寒热)。

翌日咳嗽、口苦、咽喉干燥微痛、颈部淋巴腺梢现肿胀(仍无寒热)

用药:依惯例投以小柴胡汤加桔梗石宵二剂

结果:不但无少差反而发高热,大渴、咽喉疼痛猛烈,而喉头已现肿赤而且呈粟扩之状。而且已二日不大便矣。

此时其祖母大起恐惶,谓当年患白喉时其症状一如今日。

于是,以现状言,正适合凉膈散,遂仿一般通套法,转用凉膈散料加石膏,服药后泻下五六行,热退、咽喉尽癒。唯咳嗽喀粘痰

,痰中混有微量血液,于是同复小柴胡汤仍加桔梗石膏,遂告痊癒。

备注:按凉膈散出和剂局方,汪訒庵编医方集解列为泻火之剂。此方虽然一片寒凉,其原本盖仿自伤寒之调胃承气汤。故潘思敬曰「仲景调胃承气汤,后人加味一变而为凉膈散,再变而为防风通圣散。」此方原典有竹叶蜜煎,而无桔梗。但日本通行有桔梗而不用竹叶,想为疗咽喉之药而变通也。

以药物配合推之:此方连用主目标在于实热便秘。专泻膈以上之实火。故除治白喉、急性扁桃腺炎之外,如小儿鹅口疮,鹅口疮菌寄生口腔粘膜生灰白斑点症状重笃时,或急性中耳炎,耳下腺炎等症在便秘高热之际,皆有应用之机会,大概必须加石膏。小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凉膈散:连翘、大黄、甘草、芒硝、山栀、黄芩、薄荷、竹叶、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