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剂的应用目标及其瞑眩作用(4).

2015-02-10  3026  来源:《中医临床廿五年》 

附子剂的应用目标及其瞑眩作用(4).

上文已经说过,附子虽然是一种热性有毒成份的药物,但用在阴虚证,而能够达到适可,则称之为起死回生药物也非过言。不过,这须视学养程度而定。假如将附子用在阳实证,则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招致不可收拾的副作用─乃至中毒。

然而,服用附子剂恰到好处,偶而也会发生一种一时性的似中毒而非中毒的异状,这种异状就是中医学独特的瞑眩状态,瞑眩状态颇难以现代术语解释,然可以「佳良反应」四字暂定之。

附子的瞑眩状态,在临床经验,依病者的素质与征候,及配合药物的差异,可说变化莫测,但总以「心气爽快如酒醉状」为常见。

有文献可考者,如金匮要略之桂枝附子汤及白术附子汤方后云;「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尽除故耳。」

又桂姜枣草黄辛附子汤方后云:「分温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癒」,是皆明示附子的瞑眩作用。

至若乌头桂枝汤的瞑眩之「其知者如醉状」,则常见于附子剂服用后的患者。

其实,依临床的经验,瞑眩作用并非附子剂的独特,日本医人和田博士曾有下述二例值得研究的报告,「一具有小青龙汤证的喘急妇人,投以小青龙汤,服药后突然大量子宫出血,旋止,而多年困扰的喘息病癒,以后不复再发。」

又「一青年人患流行感冒,和田博士诊为具备大青龙汤证,以大青龙拟发其汗,然汗不出反而大下水泻便,于是热退病除。」

瞑眩,就是疾病趋向迅速治癒的良候,与副作用或药物中毒状态截然不同,不可不辨。

服药后,发生预期外的症状,而预期的症状减退,而且身心爽快,是为真正的瞑眩,反是,则当视为副作用或中毒状态。因此,在初发时必须细心监别方不误事。

瞑眩一辞,始自尚书说命篇:「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同书注云:「方言曰;饮药而毒,海岱之间谓之瞑眩」,这里所谓「毒」,就是我国古代五种医术中的「毒药」之「毒」,意即药物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