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家功夫在医外—谈中医文化修养

2014-11-22  1249  来源:新浪博客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作诗赋词近万首,其数量为历代诗人之冠。更重要的是,其诗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充满爱国主义情怀,为宋代豪放派诗词的代表,很多名篇警句至今为人们所传诵。如此成功伟大的诗人在教示子侄做诗的诀窍时,说了一句:“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明代风流才子唐伯虎学画于周臣,周臣是著名画家,但人们都认为唐伯虎的画比老师的好。有人问周臣,画画为什么不及学生?周臣回答:“只少唐生数千卷书”——只因为比唐伯虎少读了几千卷书,是说在文化修养上不及唐伯虎的缘故。这个典故也生动地揭示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医艺相通,为医也是如此。中医学诞生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土壤,与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医者不仅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内经》所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举凡文、史、哲,天文、地理、人事……都应在涉猎之列。下面谈几位著名医家在这方面的体会和实践。

章次公先生非常重视医生的文化积累,他认为:“为医者,仲景之书固不可不读,而于历代名家医集,晚近中外科技书籍,以及其他笔记小说之类,凡有关医道者,胥应浏览,识见广遽,而后临床辨证论治,自可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章氏本人身体力行,博览群书,虽小说野史也常涉猎,如看小说《镜花缘》有一“治水泻赤白痢方”(川乌、生熟大黄、苍术、杏仁、羌活、甘草),觉得组方颇奇,寒热并用而甚合理法,遂用于泄泻初起,获效颇佳,遂名之为“通痢散”,作为常用验方。毛泽东曾约章次公先生彻夜长谈,内容涉及医学等广泛内容,次公对答如流,才调高雅,毛泽东赞曰:“难得之高士也。”

另一名医秦伯未先生在回顾学医经历时,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初学于丁师(沪上名医丁甘仁)门下,丁老首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中的220篇文章,每天一篇,天天如此。尤其《出师表》、《桃花源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更要求背得滚瓜烂熟,一气呵成。当时觉得乏味,却不料古文程度与日俱增,从此博览群书亦觉易也。”(《秦伯未医文集》)他因此也要求医者要多学文化知识,孤陋寡闻难成大器,他说:“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很明显,是“掘出运河”还是“酿成江海”,其差别就在于是否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其重要性自不待言。秦伯未因此还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书非抉择严者不可以为法,医非学养深者不足以鸣世”(《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序)。

秦伯未本人就是一位学养很深的“鸣世”之医。他因对《内经》钻研精深而获“秦内经”之誉,平生著书60余种,专业精深自不必说。此外,他学识广博,对诗词、书法、国画、治印等均有造诣,有《秦伯未诗词集》及印谱等行世。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老中医岳美中曾为印尼总统苏加诺和越南领袖胡志明看过病,名震东南亚。平日手不释卷,读书认真,视野广泛,对柳宗元的一篇《种树郭橐驼传》非常喜爱,自称一生“揣摩此文数百遍,获益匪浅。”该文介绍了树农郭驼背的植树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能顺木之性”——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机,从而借传立说,阐述了一种深刻的哲理。岳老由此深受启发,“认为其种树之道可以通于医,尤其是治疗慢性病更应取法于此。”从中领悟到治病要善于“扶助人体之自然”,不可伐其生生之气,树立了重视培土运脾的学术思想,在临床中大获裨益。1973年,岳美中为越南劳动党政治局委员阮良朋治病,患肝炎腹胀久治不愈,食欲不振,每餐不过一两,嗳气不止,大便稀溏,形体消瘦,脉象缓弱。对多种药物均有反应,中药禁服之品竟达一百余种。岳老认为关键在于脾胃受损太甚,化源不能资生,乃嘱先停服中西药物一周,继用资生丸一剂,以剪刀将药物剪成粗末,小剂给药,保护胃气,每日煎服三钱,煮取两盅,早晚两次内服,一周后,嗳气减少,矢气增多,胀满渐轻,守方月余,饮食大进而痊。此即受“能顺木之性”哲理之启示,重视培土运脾的成功范例。难怪其一生“揣摩此文数百遍”了。由此可见丰富的文化修养可以帮助医家充实自己的学术思想,甚而“酿成江海”之势。

浙江名医范文甫先生为近代名医大家,墓志铭曰:“主古方,好用峻剂,患者至门,望见之,即知其病所在,投药无不愈”,名噪一时。他素好读书,经史子集多所涉猎,强调学医要先治儒学,尝谓弟子云:“秀才学行医,快刀切咸齑。尔等倘能通晓经典,如握攻医之钥,否则犹如将登高而无云梯,欲渡江而无舟楫耳。”先生博览群书,如从《阅微草堂笔记》中即摘取多首偏方用于临床:干荔枝治疗脾虚久泻,冬术—两用治子食母气之心痛,防风一两研末治芫花中毒之泄泻等,均录之青囊,随症取用。他不仅精于医学,而且擅长书法、诗文,在宁波有“医、诗、书三绝”之誉。

李时珍的名著《本草纲目》收载药物1892种,录方11096首,不仅为我国药物学之集大成者,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的发展也产生深远影响,乃至被西方人誉之为“东方的百科全书”,李约瑟博士称为“中国博物学中的无冕之王”。《本草纲目》的成就尽人皆知,但李时珍博大精深的学识则鲜为人道,而这正是《本草纲目》获得成功的重要基础。为著《本草纲目》,他“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据统计,《本草纲目》一书中引录的历代医家文献达到276家,摘引的文史典籍达591种,包括《史记》、《三国志》、《三苏文集》、《陆放翁文集》等,涉猎之广,采备之博,令人惊叹,从该书中足可以看出这一点。正是丰富的文化积累酿成了他医学上壮阔的“江海之势”,医史上像李时珍那样的名医也许灿若星汉,不可胜数;但像《本草纲目》这样的医药巨著却如日月经天,光耀千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 张存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