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春暖”话医德

2014-11-16  4216  来源:东方早报 

在颂赞医生的词汇中,“杏林春暖”、“誉满杏林”等总是少不了的。许多人也都知道“杏林”是中医界的代称,但对其来历可能并不清楚,其实它来自于东汉末年医家董奉的事迹。

董奉,字君异,福建长乐人,长于养生,精通医术,在医学史上与张仲景、华佗齐名,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但是关于董奉及其医疗事迹,正史并无记载,惟见于东晋道士葛洪所撰的《神仙传》。众所周知,《神仙传》一书收录的皆是传说中的 “仙人”事迹,事多怪诞,自不足全信。但葛洪距离董奉年代未远,而且两者活动的地域也大抵相近,因此,葛洪将董奉的事迹收入《神仙传》中,当会有所凭据。

从描述来看,董奉的医术非常高明,在时人的眼里,具有“起死回生”的本领。他在两广一带游历时,遇到交州刺史“病故”,已经“停尸”三日。但董奉却判断其并未死去,他将三丸药放入该刺史口中,用水灌下,轻摇其头,以助其吞咽。没过多久,病人便手足能动,肤色逐渐转活,半日后即能坐起,数日后便能开口说话,不久便病愈。《神仙传》还记载,董奉治愈了一个身患“疠疾”的垂危之人,经过20多天的精心治疗后,病人皮肤再生,如同凝脂一般。据后世分析,所谓“疠疾”有可能是麻风病,也有观点认为可能是已经全身性严重感染的皮肤病。不论是什么疾病,董奉的医术之高确实令人佩服。

董奉晚年在庐山下隐居,同时继续行医,治疗一方百姓。行医时从不索取酬金,每当治好一个重病患者时,就让病家在山坡上栽五棵杏树;如果病情不重,则只须栽一棵杏树。如此数年过后,杏树已经多达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来杏子成熟,董奉则在林中建一谷仓。并告诉众人,如果想要买杏,不需要用钱,只需要用同样多的谷子来交换,如此每年能得到二万多斛谷子。而这些谷子,董奉并非自用,而是拿来赈救穷人,或者供给路途劳顿旅人。传说中还有老虎镇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所以后世又有“虎守杏林”的典故。

由于董奉保养有道,精于养生,当时人们都说他已经是百岁老人,但是看上去和壮年人一样。董奉去世之后,人们也纷纷传言他并没有死,而是已经白日升仙。在汉末三国时期,神仙观念正盛,人们有这样的联想和传说也并不足怪。葛洪将其事迹收入《神仙传》,自然也是由此而来。成仙云云当然不可信,但却寄托了人们对董奉的纪念。南宋时,福建学者林洪游庐山的时候,还听到当地有关董奉杏林、成仙的传说,于是便将以杏子煮成的粥命名为“真君粥”,以此来纪念董奉。明代医家吴庆龙,羡慕董奉的医德与为人,于是也模仿其事,不收病人酬金,而让病人病愈后,在其住宅旁种植梅花以作纪念。日久天长,他所居住的地方已经梅树满谷,堪称医林佳话。直到现在,董奉在民间的影响依然很大,特别是在江南地区,还有不少供奉的庙宇。

若以医学的记载而论,其实董奉的记录并不能算多,他没有华佗那样多的神奇记录,更不用提像“麻沸散”这样的神奇发明,也没有像张仲景一样有《伤寒杂病论》这样的巨著问世,可说是史书无存,著作不布,但却能与华佗、张仲景并称,除了医术高明之外,最主要的因素便是其崇高的医德。

所谓医德,按照现代的定义,是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古代,并没有如此精确的定义,自然也不会设立医学伦理之类的课程,但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并结合当时社会上的公序良俗,逐渐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医德规范。

现在一提到中医医德,许多人立刻会联想到药王孙思邈所倡导的“大医精诚”,但这只是对中医医德的精当概括。而医德规范的积累在医学发展之初,就已经开始。早期的医德记载如《史记·扁鹊列传》中所提出的“六不治”的治疗原则,又如《灵枢·师传》告诫医生要“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强调医生要尊重患者,选择病人最合适的治法。再如东汉名医郭玉“仁爱不矜,虽贫贱厮养,必尽其心力”,对待病人一视同仁,他还总结出了治疗过程中的“四难”,强调医患关系对于医生心理、治疗效果的影响等,关于医德的认识与积累,到了汉魏之时已经基本上成型,出现了许多相关的医林典故。除了“杏林春暖”的董奉之外,还有“橘井流香”的苏耽、“悬壶济世”的壶公、“药不二价”的韩康等,这些带有传奇色彩的典故在后世屡被引用,成为医德高尚的代名词。

虽然古代医德观念的范畴极为宽泛,但其中却贯穿着一个核心思想——医为仁术,这当然是受到了儒家思想影响的缘故,而古代有追求的医家也多以“儒医”作为目标,也正是由此而来。虽然整体而论,医家在古代的地位不高,但由于医疗事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可谓人命关天,它不仅是医疗技术的精通与运用,而且也对医家提出了很高的道德要求,因此可算是极为特殊的一个行业。晋代的杨泉《物理论·论医》中曾经提出医学人才必须满足“仁、智、廉”的三条标准,认为:“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三条之中,两条都属道德范畴,医德的重要程度可谓不言自明。